聚力打造的医疗场景主题展,惊艳亮相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备受瞩目,圈粉无数;一批特色产业园、高能级创新平台以及优质领航企业入选苏州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要素;一个个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签约落户;……
当科技浪潮席卷而来,苏州高新区以锐不可当之势,在具身机器人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具身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新区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完善的产业布局,在具身机器人赛道上一路疾驰,逐步构筑起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新高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企业领航
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五一假期的苏州乐园内,一款冰淇淋机器人成为吸睛焦点。其可视化的制作流程充满科技趣味,吸引游客排起长队。只需在电子屏上简单操作,机器人便迅速完成取甜筒、制冰淇淋、放置餐品等一系列动作。新颖的制作方式与便捷体验,引得游客纷纷拍照分享,现场热度持续攀升。
这款机器人搭载的是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自2020年面市以来,产品畅销全国,已在300多家商场、景区落地应用。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法奥机器人不仅是协作机器人普及的推动者,更是新场景应用的开拓者,成功实现从工业到商业领域的跨界应用。不久前,其全球首发的FR3WMS、FR3WML两款焊接机器人本体,凭借10.5kg与11kg的超轻自重,实现单人搬运与多场景灵活适配,再次展现技术实力。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AI、视觉、传感等技术融合,以‘AI+协作机器人’模式推动技术革新与场景落地,让智能解决方案更快走进现实。”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品牌经理裴丽芳表示。
在高新区,像法奥机器人这样的领军企业并非个例。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为泌尿外科等微创手术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铸正机器人聚焦脊柱外科领域,打造出国内领先的医疗机器人产品矩阵;集萃机器人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推出多款核心产品,彰显了强大的创新实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高新区已集聚具身智能产业链重点企业82家,产业总营收规模达135亿元,凭借在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领域的深厚积淀,奠定了完备的产业根基,在全国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平台筑基
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
在太湖科学城龙景路以南,总投资20亿元的太湖具身智能产业园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产业园厂房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正式进入竣工倒计时,向着“9月全面建成”目标发起最后冲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栋智造中心、9栋生产厂房。
作为高新区重点打造的产业载体,太湖具身智能产业园将聚焦“成果转化、示范应用、人才培养”三大核心功能,着力建设关键零部件创新中心、算法模型仿真中心、整机系统设计中心、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四大功能性平台,通过构建“创新协同、场景驱动、开放共治”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标杆示范区。
除了特色产业园,高新区还汇聚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近年来,高新区依托于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科技大学、长三角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工信部电子五所华东分所、苏州光电技术研究院等具身智能领域高校院所、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前沿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其中,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力建设和发展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通用基础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多智能体系统、脑启发的人工智能、AIforScience等前沿方向;长三角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微纳生命科学仪器装备、智能传感与人工智能4大关键技术方向,开展全链条创新,建立了“智能感知与脑机接口联合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致力于形成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集群;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作为工信部脑机接口产业链链主单位、特种机器人优秀榜主单位、未来产业揭榜挂帅牵头单位,建有脑机接口与智能交互重点实验室,在脑机接口等领域不断探索突破;……
项目赋能
注入产业升级“新动能”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日前,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暨银河通用机器人项目成功签约,并率先落户正在建设中的太湖具身智能产业园。
作为苏州高新区构建具身智能生态体系的关键落子,该项目将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深耕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示范,为高新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注入澎湃动能。“自项目签约后各项工作迅速启动,目前方案设计、运营团队筹建等事宜均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标志着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正一步步地从‘蓝图’走向‘落地’,银河通用机器人项目也将迎来实质性进展。”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此次签约双方将“强强联合”,打造“3中心+1基地”的合作体系。其中,苏州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将为机器人的智能训练提供专业支撑;综合应用展示中心会全方位呈现机器人的多元应用场景;银河通用研发中心将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迭代升级;银河通用机器人生产基地则会实现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这一体系的建成,将有力推动高新区具身智能产业链条的协同创新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优质项目的落地,得益于高新区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产业生态体系。近年来,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高新区迅速汇聚了众多具身机器人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了覆盖核心零部件生产、关键软件研发、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等全产业链布局,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著,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凝聚力。
展望未来,高新区将通过加强产业顶层设计,出台专项规划和支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加快产业载体建设,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体系;推动重点项目落地,确保法奥机器人、兆威机电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加大优质企业引育,吸引更多“链主”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这里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摇篮,更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沃土。当前,高新区正以发力具身机器人产业为突破口,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书写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